铁瓶的历史长达三、四百年,经历了日本的战乱及经济复兴,大环境的起起伏伏间接影响铁壶的兴盛衰败,这段期间新开或倒闭的店家自然不在少数,然而每一个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堂号,背后必定都有几个成功的釜师,靠着他们精湛的手艺,为各个堂号留下永垂不朽之作品。目前市面上广受大家讨论的釜师,莫过于龙文堂的安之介、龟文堂的波多野正平、藏六堂的藏六、金寿堂的宗兵卫、云色堂的和田美之助与光玉堂的佐藤堤等多位釜师。
安之介(1780-1841年)是龙文堂家族的第二代,他在铁瓶的发展历史占有相当大的地位。他把过去的铁壶技法做出一个整理,如果将早期的铁瓶与安之介以后的作品来做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从他开始的作品不论是从壶嘴、钮盖、手把都有显卓的进步,整体的外型也逐渐完整。
而安之介在铁瓶的传承部分也相当重要,波多野正平和藏六均为他的学生。波多野正平是龟文堂的创办人,他早期于龙文堂安之介门下学习,奠定了他日后独立发展的杰出技巧。从波多野正平早期的作品,我们可以从堂号部分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龙文堂学习的期间所创作的铁瓶,刻印龙文堂的部分“龙”与“龟”两字的形状不易分辨,然则这与他后来延伸为龟文堂是否有关,目前尚无法考究。
波多野正平作品较一般明治时期的茶壶小,其外型与安之介比明显花俏许多,擅长手捏塑型脱蜡,并改良S型可拆式手把,广受后人好评。藏六也是安之介的学生,根据史料记载他是波多野正平的亲弟弟,也曾在龙文堂门下学习。其作品风格有别于波多野正平,自成一格。而市场上藏六广受大家推崇的兽口壶,是藏六运用当初龙文堂时期学过兽口型壶的技法,搭配他求新求变的个性改良而来。藏六第二代开始,创作技法才真正跳脱出龙文堂形式,从手感及厚薄度可以发现明显差别。
金寿堂的宗兵卫与同时期的安之介堪称一时瑜亮,擅长运用金、银、铜等金属材质,镶嵌或浮雕于壶身或壶把上,创作手法独具一格;欧洲博物馆收藏的铁瓶,常于壶盖或壶身上落有金寿堂的名字,可见当时其作品深受欧洲的喜爱。云色堂的和田美之助与光玉堂的佐藤堤也都是各时代知名的釜师,其创作技法都深具特色,堪称该堂号的代表人物。
每把铁壶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这不仅仅是段历史记录,更代表釜师的心境。从壶身的结构与纹路欣赏釜师的功力与细腻,从每一个小细节品味釜师创作时的心境,仿佛代表釜师穿越时空与我们进行对话,只要细细观察,将能探尽壶中的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