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好茶,是茶叶、茶汤、茶具的有机结合。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使用好的茶具、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茶具中,烧水用的水壶是生成茶汤的主要器具,是整套茶具冲泡的根本。根据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国内茶具市场的主力仍然是陶瓷和玻璃器皿,银茶具的观赏作用虽然得到肯定但是其突出的实用功效并未为广大茶友所知。
1、杀菌、抗菌:纯度在99.995%以上白银不含任何其他有害物质,银离子溶入水中后可消灭650种病菌。
2、防腐保鲜:因银离子具有杀菌、抗菌功能,因此用银杯盛放水或饮料不易发酵变酸。
3、疾病的治疗:长期使用纯银保健杯,对眼结膜炎、肠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安五脏、定心神、正惊悸、除邪气。
5、防止感染,促进愈合:若皮肤碰伤,将银器贴在伤口上可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6、净化水质:银离子可以杀灭水中的有害杂质、有害物质、吸附异味,净化水质。
茶道之道,源远流长、广播天下。日式茶道讲究寂静寥雅之心,于草庐轻舟之上敬而服;注重饮茶之礼和茶之雅意;人归于茶,茶归于禅,是谓出世之茶。中式茶道讲究修身养性明哲,书案焚香煮茶。是享受而不是枯寂;注重以茶养人,以茶明心;茶御于人,人乐于茗,是可入世之茶在这两种茶道精神的影响之下,茶具也受到影响。故日式茶道爱用铁壶银壶,中式茶道早期推崇金银,但是自从元清两次汉文化统治终结之后,陶瓷器兴盛起来。但是当今世界小别而大同,银茶具终将找回自己的位置。
至于金属作为泡茶用具,一般行家评价并不高,如明朝张谦德所著《茶经》,就把瓷茶壶列为上等,金、银壶列为次等,铜、锡壶则属下等,为斗茶行家所不屑采用。到了现代,金属茶具已基本上销声匿迹。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宫廷的银质鎏金茶具,1987年5月,我国在陕西省扶凤县皇家佛教寺院法门寺的地宫中,发掘出大批唐朝宫廷文物。内有一套晚唐僖宗皇帝李儇少年时使用的银质鎏金烹茶用具,计11种12件。这是迄今见到的最高级的古茶具实物,堪称国宝,它反映了唐代皇室饮茶十分豪华。这批茶具是公元874年封存入地宫,供奉释迦牟尼真身佛骨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这批茶具主要有:
鎏金银龟形茶盒--存放待烹茶末用。
鎏金银茶槽子--分碾槽和碾轮,用于碾碎茶。
鎏金银茶罗子--箱形,内有茶罗架和接茶屉,碾后茶末过罗(筛)用。
金银丝结条笼子--用于炙茶饼用。
同时出土的还有素面淡黄绿色琉璃茶托等。
唐代饮用的是饼团茶,先将茶饼烘燥,谓之炙茶,再打碎入茶碾,碾成茶末,然后过罗(筛)成为待烹茶末。烹饮时,先将水烧开,放入盐椒等调料,再用“则”量取茶末投入水锅,二沸茶烹成,舀入碗内饮用。过程较繁复,使用茶具亦多。 银茶壶,一个陌生的词语,绝大部分的人并不知道银壶是可以用来煮水泡茶的,他们都会以为只是用摆设的。所以当很多的人一听到银壶、银餐具、银酒具等这些可以使用的银制品时,第一个反应就是银不是金属制品吗?用来使用的话不是会重金属中毒么。
其实只要真正的了解过银就会知道,银不仅不会金属中毒,还具有养生、杀菌的效果。银壶煮水能够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软化水质,饮水时可以明显感觉到甘甜。使用银壶泡茶,茶汤也会变得好喝;涩减韵长,和顺温润,对茶叶的韵味香醇表现更充分。而且银壶也适合冲泡各种类茶,包括普洱茶、乌龙、铁观音、金骏眉、龙井、益阳黑茶等。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中国的茶道出现很早,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很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