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托的历史渊源
茶托起初人称“茶盏”或“茶怨”、“茶贩”,明清之后又名“茶托”或“盏托”,亦称茶托子、茶拓子。
茶托始见于东晋,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唐以后随着饮茶之风而盛行。
宋代程大昌的《演繁露》中记载:“托始于唐,前世无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熨指,取碟子融蜡象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置盏于蜡,无所倾侧,因命工髯漆为之。宁喜其为,名之日托。遂行于世。”
说得已经非常清楚,为了防止杯中热水的烫手。西方人想到的是做个耳朵,而我们则是用茶托的方式。
现代文物考古发掘证实茶托并非“始于唐,前世无有也。”考古学家发现,茶托起源于晋,流行于南朝,是当时较为考究的茶具。
茶道的风行
我们今天看到的茶托,多半是中国则是明清时代饮茶方式的遗留。而在日本则是进入江户时代之后,日本煎茶道的风行有关。
茶托,能让饮茶变得更具有仪式感。让人们珍视眼前的茶器,对茶事,茶汤,更加的敬重。
古代嗜茶者有“器重茶托”之说,茶托的讲究也成了古代富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随着饮茶人对茶事的追求,盏托的造形式,纹饰,逐渐变得丰富多样,瓷器、漆器、铜器、银器,上面更是刻绘山水花卉,小小一方茶托容纳着古代人的审美旨趣。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当时京都街市茶肆用“瓷盏漆托供卖。”
随着饮茶风盛,茶托后来还演变到一托多盏,由茶杯和托盘配套的茶托。在日本的茶托中逐渐形成五件一套的规范,也许是符合日本人讲究单数为阳的追求,也许是对“仁义礼智信”的追摹。
茶船、茶舟的样式
盏托发展到后期,还形成了船的形式。
清代寂园叟《陶雅》中提到:“盏托,谓之茶船,明制如船,康雍小酒盏则托作圆形而不空其中。宋窑则空中矣。略如今制而颇朴拙也。”
清代顾张思的《土风录》中写道:“富贵家茶杯用托子,日茶船。”由于其形状像舟,“茶船”“茶舟”之名也风行起来。并且也扩展到了对其他形状盏托的形容。
盏托,让茶事变得更加的庄重,包含着主人待客的一片热忱,也体现了主人的审美与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