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京都市中心附近,有一条名为“釜座”的幽静小路。在中世纪公元1289年左右,由奈良到京都的平安时代,就有了这条路的存在。
当时专门提供皇家所使用的高级品及皇族宫廷中所有物资的调度、警戒安全等等内务事务的“藏人所”(官职)将全国一流的铸物师召集至此,指派他们生产寺院所用佛像、大梵钟、灯笼等,另外也将制作锅、釜、镜及鼎等铸物的店铺聚集在此条路上,因此命名为“釜座”。
因为受到天皇朝廷的保护,铸物师能够更专心地制造一些精美的作品。后来进入了群雄称霸的安土桃山时代,热衷茶道文化的织田信长及丰臣秀吉等人推动茶道进入繁盛时期。这段时间也出现了非常多的茶师,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茶圣千利休。而与茶道密不可分的就是茶釜,所以在当时釜座的茶釜订单是络绎不绝,成就了很多知名的釜师,如大西清右卫门、高木治良兵卫、西村道仁等。
进入工业时代后,茶道式微,渐渐地釜座町只剩下了大西清右卫门与高木治良兵卫两大釜师,仍在维系着传统茶器艺术品制造。在釜座里有一间外观传统的日式建筑,屋檐下立着一块风化已久的老招牌,上面写着“釜师治良兵卫”几个大字。这就是京都釜座现存的两大釜师之一高木治良兵卫的屋宅。
初代治良兵卫
文政十一年至明治十八年(1828-1885),享年57岁。原名玉村氏,京都人,他和哥哥拜师于大西家十一代静雪,哥哥受大西家十二代静德及十三代静长的教导,并继承大西家一派;而弟弟则从大西家独立出来,于按政二年(1855)在三条釜座创业,取名为高木治良兵卫。
初代高木治良兵卫富士山形云龙纹铁壶
二世治良兵卫
文久元年至大正13年(1861-1924),享年63岁。与日本文人画家福冈铁斋私交甚好,并由铁斋翁提笔挥毫赠与“铁轩”之号二字,目前此铁匾仍挂于玄关门口处。二世治良兵卫、铁斋及幕府末期的歌人—大田莲月尼,三大名家当时一起合作制作了几件茶釜;茶釜上由铁斋作画,咏颂和歌并由治良兵卫烧制而成,引起收藏热潮。另外,明治改为大正元年时,建仁寺内默雷和尚的“无冷处”文字入的改元纪念釜师即为二世制作而成。
二代高木治良兵卫作日之丸铁壶
二代高木治良兵卫方形铁壶
三世治良兵卫
明治十四年至昭和三十二年(1881-1957),享年77岁。名治三郎,为二世治良兵卫的长男。昭和四年开始,茶道发源寺院之一的大德寺里面所有的寺院使用的茶釜、铁壶等等的茶道具均由他负责制造。
昭和十年以后茶道的各流派所爱用的各种形制的风炉、茶釜等,也都传承先代的技术继续保持下去。代表作为山元春举画赞“布袋涂茶釜”、“松之圆釜”、“竹之圆釜”、“猿之圆釜”、大德寺内的数把铁壶、“平丸釜”、“铁五德”、等等众多。
三代高木治良兵卫作丸形铁壶
三代高木治良兵卫作蕉叶地纹铁壶
四世治良兵卫
明治四十四年至平成八年(1911-1996),享年85岁。四世治良兵卫将铁壶的表面技术进一步发展出另一种有如水墨画一般的地肌,衍生出新一代的京都釜制作工法。昭和六十年,接受京都府知事颁发的京都传统老铺表扬奖章。
五世治良兵卫
昭和十六年至昭和五十六年(1941-1983),享年42岁。四世的长男,攻读铸造学研究工法,朝向崭新的铸造法推进,但是不行英年早逝。
当代六世治良兵卫
昭和十六年至今(1943-)。本业为锤起师的三世美芳,是五世的义弟。在义兄急逝之后,他向四世学习釜的制作精进工艺,现为五世长男的教导者。目前在各地都常常有个展或二人展的展示,京都金属工艺研究会监事。平成十七年,阿弥陀堂釜及肩行风炉釜荣获京都迎宾馆收藏。六世治良兵卫表示,目前的作品系列将以银壶为其主要制作项目,铁壶方面将不会再有新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