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是古代焚香烧炭之器,有熏炉、香炉、手脚炉之分。古人崇尚焚香,香炉用途之多,主要功能有三种:一是用来熏衣;第二是书房必备之器,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句为证;第三是用来供祀神佛。香炉的出现始自战国或更早。当时焚香主要有三种用途:熏衣,读书时提神醒脑,以及祭祀时供奉祖宗。
自明清以来,香炉作为祭祀焚香的礼器。无论庙宇宗祠或民间古老厅堂,都有大大小小的香炉陈设。但专为焚香而设计的香炉,却迟至汉代才出现。汉代香炉中最著名的“博山炉”,即为香炉之始。在炉中燃焚香料,即见缕缕青烟徐徐上升,香气四溢,如通神明,大爽身心兼驱蚊虫。自汉代起,历代均制有不同形制、不同材质的香炉。元末明初,随着铸造业的发达,铜香炉逐渐取代了其他材制的香炉。
到明宣宗宣德年间,宣德炉的铸造,使得铜香炉达到了颠峰阶段,原本焚香专用的器具,发展成为造型争奇斗艳、制作精美绝伦的珍贵艺术品了。明宣德年间所铸的铜炉属焚香供祀之类,是专为郊坛大庙铸造的放在祭祀案桌上的供炉。宣德炉选料考究,做工精美,款式古朴典雅,当时就十分珍贵。
宣德炉的色彩丰富,它以紫红色为基调,有褐、青、绿、红、蓝、黄、白、金等数十种颜色。炉的构造由炉耳、炉身、炉足三部分组成。炉耳有象耳、狮耳、环耳等,都成对置于炉身的两侧。有的炉不饰耳,炉身光素不作纹饰,有的还在炉身外部敲上些小块金箔。宣德炉炉壁厚重,拿在手中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款识规范端庄,大多落于炉外底部。据记载:宣德炉仅在宣德三年铸造过一次,一共三千只,以后就封炉不铸了。由于宣德炉名冠天下,所以后世多有仿造,但是,无论怎么仿,它的颜色、铜质都与真正的宣德炉相差甚远。
宣德皇帝在位时,传说宫内的佛殿失火,金银、铜像都混成液体。又传说是宫殿起火,金银珠宝与铜都烧结在一起,于是宣德皇帝命令将其铸成铜炉。宣德皇帝询问铸工说,铜炼几次才能精纯?铸工回答说用六火炼铜,就会现出珠宝的光彩。于是宣德皇帝命令炼十二火,把铜做成条。再用赤火熔化铜条,置于钢铁制成的筛格上,把先滴下的最精纯的选取出来制成炉,把仍存于筛格上的取出来制成其他的器物。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初,宣宗收到泰国王刺迦霭进贡来的数万斤精美的“风磨铜”。宣宗为改善郊坛、太庙及内廷所陈设的鼎彝祭器,即于3月初下旨,工部及礼部官员,利用贡铜,铸造制成鼎彝祭器。由礼部尚书吕震会同各臣遵旨从《宣和博占图录》《考古图》诸书中所绘的铜器中选出88件,又在宫内所藏宋代柴、汝、官、哥、钧、定等窑瓷器中,选出样式典雅者29种,共计117种,有鼎、炉、鹤、鬲、簋等器。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成品后的铜香炉色泽晶莹而温润,实在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
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宣德三年利用这批红铜开炉共铸造出了三千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这些宣德炉都深藏禁宫之内,普通百姓只能知其名而未见其形。鼎彝是泛指祭祀的用器,这鼎彝后来世见以炉为多,所以称“宣熔炉”。现所称“宣德炉”,其实并非都是炉,然而真正值得观赏收藏的炉,却只有二三十种。